听着秦腔长大的“95后”女孩,如今在抖音为13万观众演奏板胡

如何让戏曲艺术、传统乐器被更多青年人关注?25岁的西安音乐学院毕业生骆欣颖,选择将她热爱的板胡带进直播间,获得更多瞩目和喜爱。她认为要想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戏曲、传统乐器,只有结合现代人的观演习惯,不断创新艺术传播形式,才能让更多人产生发自心底的热爱。

结缘——


(相关资料图)

一家人都热爱戏曲,“小时候哭闹,一听到戏曲就安静了”

着迷《挂画》录像带,曾悄悄模仿一年时间

骆欣颖是陕西西安人,1998年出生。她说,他们一家人都深爱戏曲,爷爷奶奶虽然未从事相关工作,但却是秦腔的铁杆戏迷;父亲1987年毕业留校至今,担任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的秦腔戏曲表演教师,母亲也是戏曲相关专业毕业的,“我从小生活在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家属院,周围的人都在唱戏、唱曲……”

谈到出生,骆欣颖笑着说,父母总是调侃,说和别人家的孩子比,她特别好哄,只要一哭闹,他们都会放秦腔,一听到戏曲,她就会安静下来,“这或许是我与秦腔与生俱来的缘分。”小时候,父亲会时常哼唱戏曲,也让她耳濡目染,“我至今仍记得秦腔《藏舟》中‘耳听岸上有人唤,想必是伯伯们送银钱,船到江边用目看,却怎么面生一少年……’那是我第一次唱出来的4句戏。”

六七岁时,骆欣颖在小区、剧场等听了不少的秦腔戏,也时常可以哼唱一曲,但那张戏曲录像《挂画》仍然是她童年中最深刻、最美好的记忆。她说,录像中,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的毕业生们挥动水袖,转动手绢,以及“椅子功”等,令她深深着迷。

从那之后,她常常模仿着录像带的动作,悄悄地练习,如何上场及上场的台步、圆场、抖袖、以及手眼身法步的配合……“很难,真的很难。我在摸索中发现,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,但实际上技巧非常多,以‘单脚上椅’为例,因为椅背只有10厘米左右,一不小心,就踩空了……一年左右,我才能大致把这段戏演出来。”

骆欣颖说,后来,她找机会在父亲面前尝试表演了一次。父亲很惊讶,很开心,夸她学的有模有样的……“当时被夸奖,感觉心里美滋滋的。”

选择——

想要学习多种乐器均遭父亲拒绝,最终选择板胡

“总感觉这是我爸的小‘圈套’”

骆欣颖从小在秦腔戏的熏陶中长大,但父亲认为她不是练戏的材料。她说,让父亲产生该想法的原因,或许源自2002年的一次儿童戏曲比赛。因为她会唱不少戏曲,且唱的还可以,家里长辈便都提议她去参赛,“我性格比较内向,想到台下那么多人,就怯场,所以没同意。”

“我爸或许认为,戏曲是表演艺术,想要有所成就,首先需要性格开朗,在舞台上‘放得开’,仿佛是个‘人来疯’,就像《霸王别姬》电影中,段小楼称程蝶衣‘不疯魔不成活’一般。但我不是那样的性格……”骆欣颖说。

2003年前后,在父母的引导下,骆欣颖先后开始学习钢琴、舞蹈。2008年前后,她又在父亲的劝说下,相继放弃了舞蹈、钢琴,“我爸说,他是搞戏曲表演的,直言我不是跳舞的材料。学钢琴的孩子又太多了,所以想让我重新学习一门新的乐器……”

谈及与板胡的结缘,骆欣颖说,“我认为,这是我爸的小‘圈套’,而且蓄谋已久。”对此,她解释道,尽管父亲提议她自己选择一门乐器,但她在提议后遭遇了“花式拒绝”,“二胡、古筝、笛子、扬琴……我爸总能找到各种拒绝的理由,最后,他提议我学习板胡……”另一方面,父亲可能太爱秦腔了,板胡是秦腔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,“或许,他认为,这是我和他在未来能产生共鸣的桥梁;亦或是,他希望将这份对传统的热爱,传递到我的手上……”

传承——

学习之路“坎坷”非常,挫败感油然而生

因想法不同曾与父亲经常发生争吵

骆欣颖说,“如果要形容板胡的学习过程,我只想说,非常坎坷。”她解释道,板胡音色清脆嘹亮,擅长表现高亢,激昂、热烈和火爆的情绪,同时也具备优美和细腻的特点,但会与不会,可谓天壤之别,“单从空弦的学习讲,板胡会让初学者的挫败感油然而生。”

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在骆欣颖的指导下,尝试拉奏板胡,但传来的声音却非常刺耳,仿佛一把年久失修的椅子在来回地晃动。随后,骆欣颖接过板胡,手随意地拉动几下弓子,美妙的音符欢快地跳出……

“初学者和老师的差距,往往会给学生很大的打击。”骆欣颖说,仅仅要让板胡发出不那么刺耳的声音,就要拉一两个月的空弦,之后还有按弦、节奏等等需要掌握,“这门传统乐器的学习,常常让人感到失落。每个阶段,都感觉和老师的差距有天壤之别。”在父亲的要求下,她周内每天都会抽至少两小时练习,周末则几乎全部都在练习板胡,但她依然用了两年时间,才学会了四级曲目《农家乐》,“四五级是板胡演奏的一个台阶,此后的学习,除了需要注意音准节奏以外,还需要注意乐曲的感觉……”

因为板胡,骆欣颖与父亲的关系曾一度“非常紧张”。她说,父亲对生活的各方面都很随和,唯独在秦腔戏相关的领域,他很严谨。板胡是秦腔戏最主要的伴奏乐器,缺它不可,因此父亲对她的要求近乎苛刻,“我在练习时,他一旦感觉有音节、节奏的不准,就会大发脾气。”起初,她觉得父亲说的不对,和他常常发生矛盾、冲突,“上大学后,我才不得不承认,我爸当初很多看法,都是正确的……”

探索——

“它要创新,我常常在想出路在哪……”

“抖音直播给了我更大的舞台,增加了收入”

“如今,我和我爸在秦腔、板胡演奏方面的共鸣感越来越强,这种奇妙的感觉,我觉得叫传承。”骆欣颖感慨,她觉得,自己和父亲都有了同样的迷茫,“传统曲艺要创新,它的出路在哪儿?”

毕业3年,骆欣颖常常感到迷茫。十多年的板胡学习之路上,她遇到的志同道合的伙伴越来越多;而如今,因为柴米油盐,坚持下来的人又越来越少,“我的同学,师兄、师姐中,多一半人已经被迫选择了转行。大家很难等到属于自己的舞台……”

骆欣颖说,近日,戏曲名家何赛飞老师在某戏曲比赛做评委时,谈及戏曲年轻戏曲演员现状的言论,其实也可以延伸到板胡年轻乐手的现状,“总是说传统戏曲要创新,传统文化要复兴,但具体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,我们只能不断地探索,甚至去试错……”对此,她希望进一步深造,成为一名研究生,或者成为一所小学的老师,用板胡影响更多的孩子。

去年8月底,在父亲的建议下,骆欣颖在抖音平台开通了直播。不到一年时间,她已经有了数万名粉丝,最高一次直播场观人数达到13.6万。“这些都是热爱秦腔,热爱板胡的人,甚至还有人想拜师学艺。”直播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她,也认识了板胡乐器,爱上了秦腔……

谈及抖音直播的意义,骆欣颖说,对于很多传统戏曲、传统乐器的工作者来说,登场表演的机会非常有限,观众接触的渠道也比较单一。直播打破了传统戏曲的地域局限,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板胡乐器,以及秦腔艺术,“抖音直播给了我更大的舞台,也增加的收入……如今,直播打赏的收入,占了我总收入的四分之一,随着粉丝量的增加,未来可能会有更高的比重。”

创新——

希望板胡突破形式限制,演奏更多新颖的乐曲

“抖音平台给了我创新、试错的可能。”骆欣颖说。在直播的过程中,她发现粉丝大都分布在陕西、甘肃、山西等地,其中年龄超过50岁的粉丝较多,而30岁以下的粉丝数量偏少,“这说明,关注板胡的群体,大都是老一辈热爱秦腔的人,我们需要用年轻人更喜欢的方法,提升他们对秦腔的关注度。”

如何提高年轻人对传统戏曲、传统乐器的关注?骆欣颖说,“板胡虽然多用于北方戏曲和曲艺的伴奏,但其音色清脆嘹亮,除了擅长表现高亢,激昂、热烈和火爆的情绪,同时也具备优美和细腻的特点,极具辨识度,因此可以演奏更多新颖的乐曲,“它可以演奏出小提琴的感觉,也可以演奏出小提琴也演奏不出的效果……我觉得,它完全可以尝试现代音乐、轻音乐等。如:天空之城、大鱼,甚至流行音乐伴奏的演奏……”

对此,骆欣颖表示,她曾在直播间进行过尝试,但她目前的粉丝对该演奏形式的兴趣还有欠缺,“老一辈人,更喜欢听戏曲的伴奏。我正在想办法,打破这种现状,让更多、更年轻的群体,关注到板胡乐器,乃至于秦腔戏曲……平台已经有了,就等待一个思路,一个契机……”

谈及未来,骆欣颖表示乐观,她说,10年前,自己就很热爱汉服文化,但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她,“这些年,‘90后’‘00后’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,汉服成了一种潮流文化……我认为,不久的将来,传统戏曲、传统乐器,都会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与追捧……”

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张鹏康 编辑 杨德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