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机智能化已成趋势,正推进降噪等功能进化

日前,iQOO方面发布了旗下首款无损音质无线耳机iQOO TWS 1。据悉,这款产品是基于高通S3音频平台打造,并通过了骁龙畅听认证,配合aptX Lossless音频传输技术,码流最高可达1200Kbp,能实现持续稳定的无损音频传输,同时其还支持最大49dB的降噪深度,最高可阻隔%的生活噪声。

作为如今智能手机极为重要的一款配件,TWS耳机的品质化、智能化趋势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。通过智能化设计、并搭载相关芯片,也使得这类产品音质、使用便捷性,以及降噪功能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。

降噪功能作为曾经高端TWS耳机的标志,现在几乎已经成为了这类产品的标配,例如刚刚提到的iQOO TWS 1,售价就只有399元。但此前TWS耳机的降噪功能通常只有一种模式、一种强度,启用后就会以设定好的频率持续工作,直到关闭为止。但对于许多用户来说,除了少数几家厂商的降噪耳机外,其他产品的使用效果往往与预期还有一定差距。


(资料图)

红色方框内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

事实上,人耳能听见的声音频率大致在20-20KHz之间,其中低频部分为20-500Hz之间、中频在500Hz-5000Hz之间,5000Hz以上部分则是高频。而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遇到噪音则会来自不同的频段。

噪音可能来自所有频段,不同人对噪音的接受程度也因人而异

主动降噪功能则是通过发射与噪音相反频率的声音来抵消噪音,从而达到降噪的效果。但受到技术限制和相关设计的影响,主动降噪功能往往对低频噪音效果最好,更直接点说,就是对那些以固定频率出现的低频噪音有最好的效果,例如如火车车轮通过轨道接缝处产生的噪音、飞机发动机的噪音等。对中高频率的噪音,虽然主动降噪会有一定效果,但远不如低频降噪效果明显。

主动降噪的大致原理

基于以上原因,以单一模式、单一强度工作的主动降噪功能由于不具备自适应能力,因此无法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中的降噪需求。而TWS耳机的智能化趋势,则为用户带来了可选择的功能改进。

iQOO TWS 1支持用户选择该功能的降噪程度

以iQOO TWS 1为例,就支持用户在自动调节、深度降噪、常规降噪和轻度降噪四个选项中选择。尤其是在自动调节模式,内置的独立芯片可通过耳机的拾音麦克风实时检测环境音,再通控制耳机发出相反频率的声音,由此起到更好的降噪效果。

事实上,以索尼为代表的相关厂商此前就采用过类似的设计,但当时是通过设计典型场景的方式来实现。例如在其早期产品上,就提供了地铁、办公室等模式,可分别对应消除不同的噪音强度。对于用户来说,这种设计的优势是能够提供一键直达的降噪模式,有对应的场景可以选择。但这类耳机的“智能”是通过手机或PC端应用来实现,而且降噪模式也相对单一,所以在应对更多场景时也会有效果不佳的情况。

某品牌耳机的App中,风中模式就是特殊降噪模式

对于用户而言,耳机的降噪功能除了降噪效果不够全面外,更多的时候往往面临的其实是“效果太好”的问题。此前,降噪耳机大多采用相对封闭的入耳式或耳罩式结构,由于这两种结构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被动降噪特征,所以如果厂商将降噪频率设定得较为宽泛,那么用户在使用时就会无从获知外界环境的改变,会有安全方面的风险。

完全隔绝环境音的降噪会带来安全隐患

以日常通勤场景为例,如果在步行途中开启降噪功能,设定宽泛的降噪耳机可能会使得用户完全听不到外界的声音,那么就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,因此这种宽泛降噪的设计也是相当危险的一种设计。

针对这样的情况,此前有些厂商会特意留出部分声音频段,例如将喇叭声、部分人声频段范围排除在外,但这无疑是一项系统工程,并严重依赖工程师的经验和研发预算。而TWS耳机的智能化则可以改变这一问题,其所采用的主流半入耳设计在隔音与开放之间实现了一定的均衡,同时厂商还能将已知的、能够提供预警的声音频段预置在独立芯片内,在检测到相关声音时会将其自动排除在降噪范围之外。

同时,TWS耳机的智能化趋势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,那就是关于降噪、音频传输等功能已经有完整的解决方案,终端厂商在设计一款产品时可以直接套用,以降低研发成本。

此外,TWS耳机的智能化不仅在强化降噪功能方面有着绝大的进步,同时在例如音频传输速度、音质改善等方面,也有着长足的提升,包括高版本蓝牙传输协议的支持、再配合骁龙畅听认证,不仅将音质提升到了接近高解析度音频的程度,还可以帮助用户享受由低延迟所带来的更流畅音效。